学霸养成记!三个方法让孩子学会“学习”
本文授权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我们小时候都不喜欢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做了父母以后,我们又不禁渴望拥有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最吸引人的地方还不是他们优秀的学习成绩,而是让人省心的学习自主性。上班忙了一天的爸爸妈妈要求其实很低,回到家看见孩子自觉地把作业做了,考试不要落到十名以外就行。
我一直都是个惹人讨厌的“别人家的孩子”,自己读书、写作业、准备考试。虽然没考上北大清华,但看着墙上的三张学位证书和雅思几乎满分的成绩表,再回想起家校联系本上所有(奉母命)自己伪造的签名,我认为我爸妈在教育上的投资回报率直追阿里巴巴原始股。
以前我很困惑,因为我既不认为自己“热爱“学习,又觉得自己缺乏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直到多年以后当了老师,我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我爸妈误打误撞地帮我就养成了学习的“自主性“,而这也与现代教育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孩子学习的自主性非天生,是长期教育的成果。
说我爸妈是误打误撞,是因为他们既非专业教育人士,也并非蓄谋已久,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向我传达了了这样两个观念:
自己想学习才有可能学得好;
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正是这两个朴素的观念,让我从始至今都在自动自发地学习。
“可是我的孩子不想学习!”
每次有家长焦虑地问我孩子不想学习怎么办,我都是认真地祝贺他/她“你的孩子很正常。”看到这里,请先不要觉得我不正常,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
首先,我们需要把“学习”放一边,先来弄明白“想/不想”这个问题。
“想/不想”的心理学术语是“驱动力”,也就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心理根源。“驱动力”有内外之分,简单说来:
内驱动力体现在你为了自己本身的意愿做某件事,比如寒冷的时候想穿衣服,学习做一道你爱吃的菜,或者为了增强体质而运动。内驱动力的奖励来自于完成这件事时,你内心产生的满足、兴奋、愉快等情感。
外驱动力体现在你为了外界因素做某件事,通常是为了获得特定的回报或避免惩罚,比如为了通过考试而读课本,或者不想父母唠叨而收拾房间等。
实验早就证明,内驱动力比外驱动力更能让人专注、有效、持久地做一件事。
而对于孩子来说,内驱动力尤其具有决定性。这是因为越小的孩子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尚未成熟的思维能力和尚未开阔的眼界导致他们只能依赖自己的喜恶行事,很难像成人一样在综合考虑各因素之后,做出即使令自己不舒服但正确的决定。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懂得吃糖会导致蛀牙,但还是忍不住想吃。
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孩子为什么“想/不想”学习。
好奇求知是人类的天性,幼儿之所以能够在无数的失败和重复中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同样是依靠了内驱动力-学习说话就可以更好得交流、学习走路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
设想一下,如果上学的孩子能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哪还有背不下的乘法表、画不出的辅助线呢?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不难推理出不想学习的孩子一定是在成长过程的某个阶段,把学习视为了与自己无关的东西,丧失了内驱动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有三:
一、生活中缺乏学习的氛围
一般人可能没有想过,孩子产生学说话、走路的意识,是因为他们亲眼见到了身边的人这样做,而并非出于他人的要求。
同样地,如果孩子不能在生活中亲身体会到学习的氛围,不管家长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还是很有可能无法把学习与自己联系在一起。
这种学习的氛围并不需要多么正式或华丽,但需要一直真实地存在。虽然我的爸妈很爱书,也很着重培养我阅读的习惯,但有很多书的我却并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柜。
从小时候一只退休的行李箱,到后来窗边、床脚,我的书一直在家里四处流浪。可是这并不影响我把读书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直到初中还经常趴在一个木板凳上写作业。(只为举例,并不推荐)
二、家长把“想学习”等同于“只想学习”
现在我们回到前面我说的“孩子不想学习很正常”这句话。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孩子,是否跟任何事情相比,他/她都更想学习,十有八九你会得到否定的回答。
尤其在一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孩子很难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背公式、抄生字和准备模拟考试,更多“想学习”的孩子实际上是有足够的自制力来完成学习的任务。
既然需要自制力,就说明即使是看上去“想学习”的孩子,也会有不学习的时候,比如我认识的很多学霸喜欢打球、玩游戏、玩音乐等,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可是有的家长过早地要求孩子超额学习,甚至只可以学习,把所有的休闲活动全部禁止,导致孩子不仅无法调节学习和考试带来的压力,而且没有机会锻炼自制力,带来常见的高考以后再也找不到任何学习的动力等问题。
三、孩子没找到学习的方法
很多孩子不想学习是因为学习没有给他们带来足够的成就感,屡战屡败、越挫越弱。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他们没找对学习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并非某种题型的具体解答方法,而是一种深层的思维方式,这个我也会在下面具体分析。
“我的孩子好像就是学不明白……”
除了“不想”学习的孩子,我们身边还有另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有强烈的想要学好的愿望,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上补习班、熬夜、泡图书馆是家常便饭,但是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
遇到这种现象,人们经常喜欢用“勤能补拙”和“笨鸟先飞”来鼓励孩子。虽然说话的人出于好意,肯定了孩子的努力,但这样简单地把问题归咎于“智力”,却使他们错失了问题的关键。更糟糕的是,孩子很可能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神经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快速发展,“智力”不再被看作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
无数的现代研究表明,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幸运儿外,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相当接近。之所以有的人学习能够事半功倍,并非因为他们更加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更早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具体学习方法(如背单词、解方程等),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如何学习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专业领域里所说的“元认知”。
孩子只有学会了使用这个神奇的“元认知”,才能真正地学会学习,并且触类旁通,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人生阶段反复成功。
“元认知”听起来高深,其实并不难理解。之所以并非每个孩子都拥有成熟的“元认知”,是因为它无法被直接传授,而是需要孩子在生活中反复摸索,并配合家长给予的自由、信任和鼓励才能习得。
如果你不怕“麻烦”,想要孩子学会学习,就请从这三个方面帮助孩子锻炼“元认知”:
一、认识“自我”
“自我”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开端,也是上文提到的“内驱动力”的载体。孩子只有认识到“自我”,并把某件事融合成“自我”的一部分,这件事对于他/她来说才有真实的意义,他/她才有去做的动力。
想要孩子把某件特定的事真正地融合到自我里,只能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的方式实现。在这个体验过程中,孩子要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的自由,但同时需要自己承担后果。这里我用常见的给或不给(已经会自己吃饭的)孩子喂饭做一个对比:
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孩子把它融入自我里,就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在学习上发表意愿,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
小到一本故事书的挑选,大到为某场考试准备多长时间,这些点点滴滴都把孩子真实地放置于学习里,切身地体会可能出现的成就感和挫败感。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孩子认识“自我”并不代表家长对孩子撒手不管,而是要放弃对孩子学习的无条件要求,改成对孩子有技巧的引导。
我妈有一句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这句话让她看似对我的学习漠不关心,其实却有效地让我记住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那就是“千万不要为我跟你爸而学习,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了。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跟我们无关”。
二、认识“挑战”
考试前老师都喜欢反复强调“仔细审题”、“抓住题干”,其实这个建议不仅适用于一道道试题,也是高效学习者面对所有挑战时做的第一件事。在《幼儿元认知》这本书里,作者Shirley Larkin说:
行家遇到难题时,不会直接试图用现有的知识去解答难题,而是会先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分析难题的关键所在。
研究者把前者称为浅层策略,把后者称为深层策略;而行家与一般人之所以在难题的解决办法上有质的区别,正是由于行家对自我、难题和解决策略之间进行了反复、交叉的分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希望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他们的选择是做大量的考试模拟题,可是做来做去,发现自己只是在原地打转,收效甚微。
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把目光投向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最直接的路径一步抵达终点。而真正会学习的人,会按耐住想要马上解决问题的情绪,按照下面的逻辑顺序认识自己面对的挑战:
分析自我-比如自己现在有多少词汇量,做一套模拟试卷得分多少,哪方面能力不足等;
分析问题-比如阅读六级考试大纲,弄清楚考试的词汇、语法等范围;
分析解决策略-比如收集多种学习方法,跟自己的备考需要和学习适合度做匹配。
除了“深层策略”以外,成功的学习者还能够把自我与挑战清楚地分离。不管进展有多慢,或者失败多少次,他们不会降低对自己能力和个人价值的坚信;他们会说“我还没有做到”,而非“我做不到”。
任何学习都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有多少孩子忘记抬头,迷失在了错综复杂的林间小路上;又有多少孩子在折返了几次以后,对自己一句说“我到达不了”而中途退出了呢?
3、认识“选择”
很多时候,孩子即使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和问题的关键,依然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比较效果,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他/她没有意识到“选择”的必要性、甚至可能性,就会好像用斧头敲钉子、用锤子砍树那样徒劳无功。
这是因为虽然大部分人的智力基本相当,但是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喜好和特长,他们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学习效率最大化。相反的,不加选择地把别人适用的方法往自己身上套,则是“削足适履”,往往得不偿失。
这就是为什么任何成功的学习方法,都有人抱怨没有效果,其实不一定是方法本身有问题,有可能是不适合当事人的学习习惯,或当事人的能力不足够发挥该方法的作用。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很流行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那就是阅读原著,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不可以查字典,而是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我反复在几本英语小说上做了尝试,都觉得这种方法既无趣又低效,导致我本来喜欢的书也变得枯燥起来。后来我索性书旁放着电子词典,一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久而久之,我发现不仅书读完了,而且新单词也记住了很多。反观身边的同学,大部分人都因为需要艰难地猜词导致兴趣缺失而彻底放弃读原著。
再比如我从小就很擅长记忆(当然也非天生),所以并不反感通过背诵的方式学习。在准备雅思考试期间,我通过大量地全篇背诵范文来解决写作时间不够的问题。但是当我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别人时,很多人发现并不适用;即使勉强使用,效果也很差。
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起初是因为自己“聪明”、“擅长学习”,进入教育行业以后,才发现自己其实资质平庸,一路的小成绩都是来自于爸妈无心插柳帮我养成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更加倍感庆幸。
其实任何一个孩子,只要顺利地把学习融入自己的内驱动力里,并且掌握学会学习的思维方式,都会自动自发地往目的地行进。
我们作为成人,帮助孩子养成这种学习的自主性,远比要求他们考第一来得意义深远。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想要学习更多实用的教养知识,点击阅读原文啦~~
↓↓↓